次氯酸钠的杀菌消毒原理与应用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-04-16 浏览

    次氯酸钠,作为一种广谱的杀菌消毒剂,其杀菌原理在于其强大的氧化能力。通过释放出次氯酸根离子,次氯酸钠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,进而杀灭细菌,达到消毒的目的。此外,它还能有效杀灭病毒、真菌等微生物,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
    次氯酸钠的制备与杀菌原理:
    次氯酸钠这种强氧化剂,在杀菌领域表现出色,其效果堪比氯气。它不仅、广谱,而且安全,能够杀灭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芽孢,同时对人类MNO、肝病毒素及其他病毒也具有强大的灭活作用。此外,次氯酸钠还具备出色的漂白性,使得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。
    次氯酸钠可以通过食盐水电解得到,其反应原理为:在发生器中,钛阳极将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电解成次氯酸钠和氢气。随后,次氯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,生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。注意的是,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,它在水中能够离解出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。然而,次氯酸在水中并不稳定,会受到杂质或光线的影响而发生分解。
   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:
    1.次氯酸钠消毒液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,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稀释。通常,稀释比例控制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的范围内,即每1000毫升水中加入2至5毫升次氯酸钠消毒液。浸泡时间应控制在10至30分钟以内。
    2.由于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漂白和腐蚀性较强,因此不建议用于衣物的消毒。若确实需要使用,应降低浓度,并缩短浸泡时间。次氯酸钠消毒液属于含氯消毒剂,而氯是一种易挥发的气体。因此,在使用过程中,盛装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密封,以确保消毒效果。
    3.请勿将次氯酸钠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,以避免增加空气中氯气的浓度,从而引发氯气中毒的风险。
    次氯酸钠在杀菌、消毒等方面的应用:
    1.次氯酸钠是一种含氯消毒剂,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,用于水质消毒和抑制水中藻类生长。实验证明其杀菌活性强、作用迅速、效果好,且对环境友好,排放后的余氯可进一步消毒污水。
    2.在工业水处理中,次氯酸钠常被配制成有效氯浓度为15%的标准溶液,并用水稀释后使用。使用时,直接通过耐蚀泵加入水系统。值得注意的是,次氯酸钠在较高pH值时主要以CIO—形式存在,杀生效果不佳,而在较低pH值时则呈分子形式(HCIO),杀生效果显著。因此,使用时应将水系统pH值控制在6.0以下,以提高杀菌效果。一般推荐使用量为100mg/L。此外,次氯酸钠投加后余氯会迅速消失,持效时间较短,适用于耗氧量较低的水系统。
    3.对于游泳池水消毒,次氯酸钠同样适用。只需加氯量控制在5-10mg/L范围内,即可确保良好的消毒效果。同时,高浓度的次氯酸钠还能有效剥离黏泥,但需与铬酸盐或聚磷酸等缓蚀剂复配使用(用量100mg/L),并注意先加入其他非氧化性杀菌剂进行预处理。次氯酸钠的加量应根据黏泥量灵活调整。
  • 手机:
    185-9581-5345
  • 地址:
    河南省洛阳市工业产业产业园
版权所有:河南泽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04286号-1 | 营业执照